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华光工业区
手机:13712537201
电话:0760-23121421
邮箱:dajiang@cn-tongxie.com
查看更多
R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IM体育:刻录红色印记致敬百年风华 马背上的印刷机

发布时间:2024-10-03 16:37:42  点击量:

  大家好,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的朱欣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第43集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印刷厂除了印制货币及各种有价证券以外,主要承印大量的书报刊。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在印刷品的印刷数量上要严格限制。

  战时,印刷厂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扫荡,还面临物资短缺等问题。刚开始印刷报纸采用石印机,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改为铅印,用8页机、12页机、6页机印刷出报。恶劣的战争环境要求印刷厂军事化、轻装化。印刷工作经常受到环境影响并频繁改变印刷地点。为此,陕甘宁边区和一些抗日根据地研制出轻便的印刷机———“马背上的印刷机”。

  常用的8页机重约1吨,很不方便。为了适应新的战争环境,从1941年11月,晋察冀日报社印刷厂的牛步峰等在社长邓拓的领导下,将石印机改造成了轻便的铅印机,重约500斤,另外加上必需物资,共需要8匹骡子才能做到“游击办报”。

  由于过于笨重、转移不便和目标过大等原因,后来又创造出只用木头部件代替并使机器更加轻便的办法。他们在只有几件简单工具如锉刀、锯条、手摇钻的条件下,根据铅印机的原理,自造木头零件。经过3次改造,至1943年夏,用枣木制成了木质轻便机(转轴利用石印机轴),只有手提箱那么大,才30多公斤,一头骡便可以驮走,拆卸开可以人背、肩扛。

  拆装十分方便,一部印刷机器可以拆为7个大部件,最大的也不过5千克。一旦敌情紧张,每人背上一件就可爬山越岭,每转移到一个地方,借用老乡的一个饭桌,几分钟内即可开印。改制的轻便铅印机,大大地方便了印刷厂的迁移,为宣传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外观上看,它只有一个手提箱大小,三十多公斤重,IM体育造型迷你、拆卸便捷,一头骡子、一匹马就可以驮走,因此也被称作“马背上的印刷机”。1940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日军加大对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IM体育:。

  深夜里,借着微弱的星光,一支八路军小分队,正在山间小路上匆忙行进,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分解开的印刷机、铅字等设备,原来这就是“可移动”的《晋察冀日报》社。

  当时只有20岁的记者陈春森就是队伍中的一员。1938年春天,他和报社社长邓拓等人一起组建新闻队伍,成立了《抗敌报》,也就是《晋察冀日报》的前身。

  最初报社只有五个人,很快就发展到了六七十人、五六百人,最多时有1400人。陈春森回忆,“抗日救亡”四个大字激励了这些青年的壮志豪情,他们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翻太行、越长城,与日寇周旋,边打游击边办报。

  陈春森:带着八匹骡子,奔到大山游击办报,而且出版铅印日报,我们根据这个目标一干八年,没有一个人动摇,没有一个人撤退。中间牺牲了58个烈士,都是青年人。一声号召,齐心壮志,我是一辈子忘不了。

  打游击战,就要频繁转移,可老式印刷机有一吨重,抬着它没法跑山路。报社同志们想尽了办法,多次创新,改造印刷机。

  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员李英:把铅印机改造成石印机,就减轻了一半,八匹骡子就能驮走一个铅印厂;43年就变成我们馆藏的“马背上的印刷机”,只有30公斤了,一匹骡子就能背走了。

  别看它简陋,只有手提箱那么大,可一旦敌情紧张,这台印刷机很快就能拆成七个部件,最大的也不过5公斤重,甚至可以靠人背着翻山越岭。敌人轰炸时,报社人员可以在山洞里写稿;日军围困时,他们也能躲在老乡家牛圈里排版印刷。只要有相对安宁的24小时,一期日报就可以出炉。晋察冀日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又有漫画、顺口溜、诗歌等,还会经常刊登一些易于传唱的歌曲,很受老百姓欢迎,成为当时根据地广大军民了解八路军政策和根据地战况的主要渠道,被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称赞为“民族的号筒”。

  陈春森:《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都是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的。老百姓说这个报纸,我们离不开,只要看到《晋察冀日报》,就想起八路军存在着,这信息鼓励了广大的军民群众坚持抗战的信心。

  一张薄薄的报纸,成为中国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利器,也因此被日本侵略者视作眼中钉,肉中刺IM体育:。1941年夏天,敌人包围了《晋察冀日报》社驻地阜平马兰村,用机关枪和刺刀逼迫乡亲们说出印刷机埋藏的地点。可任凭日寇威逼利诱,没有一个人出声。恼羞成怒的鬼子气红了眼,疯狂地抽出刺刀……19位乡亲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

  八路军:全体都有,向马兰村为保护《晋察冀日报》社英勇献身的英雄义士敬礼!让鬼子的暴行公布于世!

  旁白:马兰村老百姓用性命保护了《晋察冀日报》人员和印刷设备的安全。不久,《晋察冀日报》很快再次出版发行。

  一张报纸十万兵。对敌人来说,它是精神武器;而对于广大人民来讲,它就是精神食粮。原后勤指挥学院政策理论教研室教授邵维正说,正是通过办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群众,我敌后根据地武装力量如滚雪球般壮大,最终走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邵维正: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用这个办法在山区和日本侵略者周旋,把他甩掉,把他打退,这样才使我们的根据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1948年6月14日,共出报2800多期的《晋察冀日报》完成了历史使命,发表终刊启事。作为党的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日报》见证了燕赵大地抗击日寇的烽火硝烟,记录了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地雷战英雄李勇、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王二小等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堪称中国红色文艺的缩影。

  孟祥涛:我是中国印刷博物馆讲解员孟祥涛,1996年出生,每当我在讲解马背上的印刷机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炮火连天的场景,感受到游击办报的紧迫情形。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自己的命运。

  一张报纸十万兵,对于敌人来说它是精神武器,而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它是精神食粮,是人民坚持抗战的强心剂。

  马背上的印刷机记录了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中,老一辈新闻人的执着与坚守,见证了中国人为了夺取抗战胜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这个小小的木制印刷机标记了中国人九死不悔,以牺牲和奉献挺立起的精神丰碑,作为新时代传媒人的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被网友怼“体育生终究要吃没文化的亏”,IM体育但斌回怼:我捐了1.6亿奉献爱心,你也学学我捐一千万如何?

  一进去就排队!上海多个售楼处迎来“大客流”,7天接待名额已满,这种户型更抢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谷歌27亿美元挖走明星创始人及精英团队,Character.ai放弃AI大模型研发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摩根大通:苹果牌 AI 技能待解锁,暂未“引爆” iPhone 16 系列

  美国手机用户画像:iPhone 用户推迟升级,57%安卓用户两年内升级

【返回列表页】

顶部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华光工业区  电话:0760-23121421 手机:13712537201
Copyright © 2012-2023 IM体育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浙ICP备09179761号